20年专注水环境生态治理解决方案服务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特聘专家企业 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企业
1、大薸
大薸,多年生浮水草本植物,雌雄同株,繁殖迅速,已经被列入我国100种最危险入侵物种名单。中国华南和华东地区的许多内陆湖泊也都大范围地出现了大薸。多年生浮水草本,根须发达呈羽状,垂悬于水中。花期6~7月。喜高温湿润气候,不耐严寒,一般在温度15–45℃之间都能生活,低于5℃时则枯萎死亡。繁殖力很强。大面积聚集水面时,会堵塞航道,影响水产养殖,导致沉水植物死亡,危害水生生态系统,因此引进时必须慎之又慎。
在园林水景中,大薸常用来点缀水面。庭院小池,植上几从大薸,再放养数条鲤鱼,使之环境优雅自然,别具风趣。大薸有发达的根系,直接从污水中吸收有害物质和过剩营养物质,可净化水体。
大薸、水鳖
2、水鳖
水鳖,多年生长水生飘浮草本或沉水草本,生长期在春夏季,花果期8~10月,花白色,中间花蕊黄色,到了秋季植株就停止生长,到了冬季,则生长出休眠芽沉入水底越冬。喜温暖环境,温度的高低对植株的生长会有影响。常生活在河溪,沟渠中。
生于静水池中,可净化水体。全草入药。
3、水罂粟
水罂粟,多年生浮叶草本。株高5cm,茎圆柱形。叶簇生于茎上,叶片呈卵形至近圆形,具长柄,长4~8cm,宽3~6cm,顶端圆钝,基部心形,全缘。伞形花序,小花具长柄,罂粟状,花黄色,花期6~9月。喜温暖、湿润、日光充足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在25~28℃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
适合露地栽培,为池塘边缘浅水处的装饰材料,亦可进行盆栽,作为庭院水体绿化植物。
凤眼莲
4、凤眼莲(水葫芦)
凤眼莲,浮水草本,高30-60厘米。须根发达,棕黑色,长达30厘米。茎极短,具长匍匐枝,匍匐枝淡绿色或带紫色,与母株分离后长成新植物。叶在基部丛生,莲座状排列,一般5-10片;叶片圆形,宽卵形或宽菱形,长4.5-14.5厘米,宽5-14厘米,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全草为家畜、家禽饲料;嫩叶及叶柄可作蔬菜。全株也可供药用,有清凉解毒、除湿祛风热以及外敷热疮等功效。本种还是监测环境污染的良好植物,它可监测水中是否有砷存在,还可净化水中汞、镉、铅等有害物质。
5、睡莲
睡莲,多年生水生花卉。花单生于细长的花柄顶端,多白色,漂浮于水面,直径3-6厘米。睡莲喜强光,通风良好,生长季节池水深度以不超过80厘米为宜。长江流域3月根茎开始萌发。花期5~9月,盛花期为6~8月,11月后开始叶枯进入休眠期。
在水体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的实践应用上,水深0.3~0.8m的区域是睡莲的适宜栽种位置,此区域恰好又是绝大部分挺水植物无法成活的地方,所以睡莲和挺水植物的栽种水深区域是互补的、互不干涉的。在更深水域的配置,可以采取水底沉盆、堆砌等方式来抬高睡莲的种植平台。不必指定特定品种,可以按不同的花色系来设计、施工。
睡莲、芡实
6、芡实
芡实,俗称鸡头米,不耐寒,为一年生植物,生长期间为春季到秋季,与莲藕同步。叶又圆又大,平铺水面,叶面、叶茎、花茎长满刺。花小,紫幽幽的浮在水面,不显眼。花谢后,花萼並不脱落,而是慢慢闭合与膨大,形成如鸡头般的果球。叶片椭圆状肾形或圆状盾形,直径65~130厘米,适宜水深为0.5~1.2m,不宜浅水生长。芡实在长江流域花期6~9月,果期7~10月。10月后开始枯萎死亡。
芡实叶片巨大,具紫色花纹皱褶;全株具刺;花小明丽,紫红色。景观效果似王莲,只是叶片全平,没有直立的叶缘,是重要的大型浮叶景观植物。芡实也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的水生蔬菜,种子是优良的淀粉材料,营养价值高;叶和花的茎秆是可口美味的蔬菜,形状和口味如藕带。在工程应用中,可以兼顾其蔬菜功能。
7、荇菜
荇菜,多年生水生草本,耐寒又耐热,喜静水,适应性很强。其茎细长柔软而多分枝,匍匐生长于水下;叶片形如睡莲,圆形有缺口,直径1.5-8厘米,漂浮在水面,小巧别致,一朵朵鲜嫩的小黄花挺出水面,非常美丽;荇菜花多且花期长,5-10月开花并结果,9-10月果实成熟。
荇菜、莼菜
8、莼菜
莼菜,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蔬菜。莼菜的叶子呈椭圆形、深绿色,嫩茎和叶背部都有胶状透明物质。食用部分就是沉没在水中尚未展开的新叶。花期6月,喜温暖、湿润、光线充足、水质清洁的缓流湖水中生长。水深50-100厘米,生长适温20-30度,气温降到15度以下停止生长。
莼菜叶形美观,叶色有红有绿,即可用于水面布置单独欣赏,也可和其他水生植物搭配,突出整体观赏效果,或植于水族箱中供观赏。
9、菱
菱,一年生浮叶水生植物,花白色或淡红色,花期:6-7月。果实秋后成熟,为坚果。种植水深50-100厘米。
可在景观水面种植,覆盖水面能力强,不要满种。可净化水体(与蓝藻争夺水体营养)。
菱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