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亚微科普|沉水植物水生态修复作用及应用边界条件(二)
2021-12-10
关键字:沉水植物水生态修复作用,应用边界条件,苏州硕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沉水植物水生态修复应用边界条件

沉水植物作为水体生态修复的重要环境因子,对水体生态修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已有众多应用,但由于其具有众多应用边界条件,在应用中往往由于超过其边界条件导致沉水植物大面积死亡、生态系统崩溃的现象,因此,明确沉水植物的边界条件至关重要。如营养盐浓度/污染负荷、透明度/水深、底质、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藻类(浮游藻类和附着藻类)、水流/风浪等。

2.1营养盐浓度/污染负荷

不同沉水植物对营养盐的耐受浓度不同,同一沉水植物对不同浓度的同一污染物其去除效果也不同。当营养盐达到一定浓度时,沉水植物会逐渐死亡,因此污染负荷过高的水体不宜采用沉水植物进行水生态修复。

硕亚微科普|沉水植物水生态修复作用及应用边界条件(二)

2.2透明度/水深

水体透明度对沉水植物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因水体透明度影响真光层,而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照。根据相关研究,只有当水体真光层深度接近水深的情况(比值>0.8),恢复沉水植物才有可能,而水体的真光层深度与透明度有关,为2.0~2.5倍水体透明度;水深越浅,水体透明度恢复越快;1.2m左右水深的水体透明度恢复快,适宜采用沉水植物进行水体生态修复,超过1.2m水深不适宜采用沉水植物进行水体生态修复。

硕亚微科普|沉水植物水生态修复作用及应用边界条件(二)

2.3其他

河湖水体沉水植被恢复成和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生动物特别是鱼类群落结构的组成。草食性鱼类以水体中的水草为食物,大量放养草食性鱼类加速了沉水植被的衰退,水生植物种类大量减少,水体的天然净化能力大大降低,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透明度明显降低。水流能增加水环境中O2、CO2以及营养物质的交换。研究表明,在较低的流速范围内(0~0.01m/s),沉水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流速成正比,但当流速超过此范围,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明显抑制。

硕亚环保在实际的河湖水体生态治理中常将沉水植物作为公司核心技术ISSA PGPR原位水生态技术的辅助技术,在明确沉水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及应用边界条件基础上,更有效地利用沉水植物作为辅助工艺发挥其水体修复作用,并营造水体景观,创造水环境生境,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有效恢复水体生态,并实现水体保持长期持续良好自然状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