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专注水环境生态治理解决方案服务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特聘专家企业 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企业
3、水下森林施工种植密度
沉水植物的规格和种植密度,决定施工的成品质量。植物规格不达标,竣工后,植物生长不良,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不能发挥应有效果。施工时应选用一些繁殖能力强的沉水植物,通过芽孢块茎和断枝等器官或组织进行繁殖,繁殖速度快且繁殖数量多。常用沉水植物包括:黑藻,具有适应水体环境变化的能力,对光照、水质硬度等要求不严;狐尾藻,适应力较强,适应于湖泊、池塘、沟渠等淡水水域;篦齿眼子菜,生态幅度宽,适应于营养至超富营养的水体中生长,并在淡水和海水中均能生长;菹草,对环境变化耐受性较强,在水污染较严重地区的水体中仍能够生长发育,且能较好地吸收污染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是湖泊修复的先锋植物之一;苦草,叶色翠绿,形为带状,在水体中产生一种飘逸的视觉效果,构成较为独特的景观,其抗污能力较强。常见沉水植物的种植密度如下图所示。
常见沉水植物种植密度
4、水下森林养护
水下森林的养护包括水域水位的控制和水质质量的控制。水域水位的控制高度应和沉水植物的生长速度相适配;水位变动范围要控制在沉水植物承受的幅度之内,长时间水位过高会导致沉水植物死亡,水位过低使沉水植物露出水面而受日灼和虫害入侵,如底泥裸露,会导致沉水植物因脱水而死亡。水质质量的控制包括沉水植物的删剪、清理和补植,水质质量需保持和沉水植物种植时一致,不建议对沉水植物施肥。对于生长速度过快的沉水植物,长出水面影响景观时,应进行人工打捞或机割;对于浮出水面的死株,应及时清除;及时去除水体表面的植物及非目的性沉水植物;对于成活率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要进行补植,补植方法同种植方法。养护的措施还包括隔离措施的设置,用于防止食草性鱼类和水禽过量入侵。
5、总结
利用沉水植物构建“水下森林”,可以起到改变水流速度、为水生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净化水质等作用。而就为水生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来说,沉水植物可以发挥更大的生态和景观功能。作为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沉水植物不仅是初级生产者,为水生动物提供丰富的食物,还可以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生境和繁殖场所,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维持整个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在净化水质方面,沉水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向湖水释放大量氧气,且它的整个植株都处于水中,根、茎、叶等都可以吸附水中的营养物,同时吸附重金属元素和一些悬浮物质。因此,利用沉水植物构建“水下森林”对改善水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而构建“水下森林”的施工技术则提供了实现上述作用的技术支持。
相关内容
——